福建省和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一个人真正的成熟,是从懂“匹配”定律开始的
发布日期:2022-08-22 16:12    点击次数:134

文/浅居

图/来源网络,与文无关,侵删

查理·芒格曾说:“要得到你想要的某件东西,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。”

一个人永远只能享受和他能力相匹配的东西。

你所拥有的,一定是和你相匹配的,那些你配不起的,早晚会失去。

真正厉害的人,都懂得过匹配的人生。

脾气要匹配本事

俗话说:“用收回脾气的本事,去打败发脾气的本能,这样的人生才会少很多遗憾。”

做人,有本事比有脾气更重要,你的脾气一定要配得上你的本事。

否则不仅解决不了问题,反倒害人害己。

《人生海海》里有这样一个故事。

战俘营里有父子三人,原本在小县城开杂货店,兄弟俩是新四军的暗线交通员,专门负责传递情报,采购战备物资。

尽管内战不断,但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还算幸福。

一次兄弟俩去看电影,散场时,老大不小心踩了一个女人的脚,女人破口大骂。

因为身份特殊,老大没有吱声,任由女人唾骂,但弟弟不服气,冲动之下去抢对方的枪,导致枪响,现场陷入混乱,结果兄弟俩被送进了警局。

被抓时,弟弟身上带着新四军的采购清单,警察去他们家搜查,搜出了手枪和子弹,父亲也因此被捕,父子三人就这样被送进战俘营挖矿。

在战俘营,他们每天吃不饱穿不暖,还要从事重体力活。

有一天,山体塌方,兄弟俩被埋身亡。父亲不死心,日日挖土救孩子,最终累死在救他们的路上。

好端端的一家人,皆因小儿子脾气暴躁,因小失大,未曾在战场上报效祖国就先落得家破人亡。

其实,遇到不顺心的事,与其发脾气,不如从容应对。

只有收得住脾气,管得住自己,才能做得了大事。

正所谓:“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 ”

遇事,先稳住自己的情绪,再静下心想想该怎么解决问题。

有能力,就专注于解决问题;没能力,也不会伤害到身边的人。

比起发脾气,更重要的是你解决问题的本事。

只有稳住脾气,方能做得大事,人生才会少些遗憾。

地位要匹配德行

古人讲:“德不称,其祸必酷;能不称,其殃必大。”

一个人,如果没有德行,那么他所拥有的一切都将面临祸端。

《红楼梦》里,王熙凤的结局最让人唏嘘。

一张破草席,一头蓬发,被人在茫茫雪地里拖出一道长长的痕迹。

王熙凤精明能干,深得老夫人信任和器重,是荣国府的实际掌权者。

但是她笑里藏刀,心狠手辣,善于计谋, 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不仅利用手中权力获取钱财利益,更视他人生命如草芥。

她把尤二姐迎进贾府,却又败坏其名声,孤立尤二姐之后,又利用贾琏的小妾秋桐羞辱尤二姐。

当她得知尤二姐有了身孕,便无比关心尤二姐,最终骗尤二姐吃了堕胎药。尤二姐被害得万念俱灰,吞金自尽。

王熙凤用心机解决了情敌,也把自己送上了末路。她曾指使张华去状告贾琏、贾蓉等人,导致自己放高利贷的事被揭发出来,最后被贾家休掉,死在病榻上。

生前无限风光,死后草席裹身。

在荣国府,身居掌家之位,却不悉心管理家族,反倒一心想着利用权力中饱私囊,害人性命,必会跌入深渊,为人不齿。

正如苏联谚语中说的:“不是地位使人增光,而是人使地位生色。

一个人,有德行才能有好作为,有好的作为才能配其地位。

德行不高,即便身居高位,早晚也会跌落。

正所谓,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。

地位和德行不匹配,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
一个德行好的人,才能站得更高,走得更稳,有所福报

财富要匹配认知

《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》一书中有个“财富原则”,即一个人的认知与他的财富是匹配的。

你的认知决定了在追求财富的路上,你能走多久多远。

认知到位,财富源远流长;认知不到位,健康世界财富朝不保夕。

要知道,一个人的认知里,藏着他的财运。

自媒体作者咸鱼翻身9979讲述了一个朋友的故事。

朋友喜欢炒股,从40多万炒到近200万,有一段时间,遇到牛市,朋友每天日进斗金,利润几万几万地累积,很快过上了富裕的生活。

富有的这段时间,整个人精神抖擞,处于高度亢奋的状态。很快朋友就不想再工作,而是整天盯着股票走势,不然就是请亲朋好友聚餐娱乐。

后来股市大跌,尽管保住了本钱,但他整个人从此一蹶不振。

大跌的股票,不仅带走了财富,也带走了他的精神状态,也让他未来的人生难有起色。

其实,当一个人习惯了日进万金的高潮时刻,就很难再静下心来,勤勤恳恳地工作和生活。

一个人想要拥有财富也许不难,难的是你的认知能不能扛得起你的财富。

当你的认知配不上你的财富,那么天上掉下来的馅饼,也终将会成为你人生的陷阱。

就像作家水木然在《人间清醒》里写的:“世界上做昂贵的税是‘认知税’。”

有多大的认知,就有多大的能力,挣多大的钱;有多高的认知,就驾驭多大的财富。

超出你认知的钱,即使靠运气挣到了,也会凭实力亏回去,甚至会成为你的灾难。

欲望要匹配能力

生活中,一个人之所以过得不幸,往往是因为欲望大于能力。

有多大能耐,就过什么样的日子,打肿脸充胖子,早晚会自食恶果。

看过一个故事,有个农夫想买块地,地主对他说:“买地只需缴纳1000元,但要用你的步子去圈地,圈出多大的地,那块地就全部归你。”

条件是:只有一天的时间,如果农夫不能在最后一刻回到起点,那么他一寸土地都得不到。

农夫一听,觉得很划算,心里想着我一定要多走一些路,这样一天下来就能圈出很大一块地了。

于是,农夫果断交了钱,签订了合约。

第二天,农夫天一亮就出发,为了得到更大的地,他一直往前赶路,片刻都不歇息。

即使地已经很大了,却依旧想要得到更多土地,舍不得往回赶。

黄昏的时候,他才意识到得赶紧回去,此时他三步并作两步往回跑,但最终还是没能及时回到起点。

辛苦赶路一天的农夫,终是花了1000元,却一寸土地都没有得到。

贪太多,便忘了量力而行,最后只能满盘皆输。

其实,当一个人的欲望大于能力,就会在膨胀的欲望中迷失自我,忘了初心。

弗洛伊德这样说:“人类是充满欲望,并且受欲望驱使的动物。”

人生有很多不幸,皆是因为欲望引起,太想要,不知足,反而一无所获。

殊不知,再大的欲望,也要有匹配的能力。

能力撑得起欲望,才能收获圆满;能力撑不起欲望,是一种灾难,终会被吞噬。

唯有不被欲望蒙蔽双眼,学会知足,才能得到感到快乐。

司汤达曾说:“做一个真正的人,光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头脑是不够的,还要有一种强烈的气质。”

所谓气质,藏着一个人的脾气、认知、德行和能力。

人生没有坦途,有什么样的气质,就过什么样的生活。

当气质撑不起生活的时候,就要学会做减法,而不是迷失自我。

要知道,人这一生,最后能拥有的,都是和自己的能力、德行匹配的东西。

不匹配的脾气,或多或少,会害人害己;

不匹配的地位,或高或低,会失去该有的德行;

不匹配的财富,或早或晚,会烟消云散;

不匹配的欲望,或大或小,会吞噬你的人生。

所谓,气质配位,必有福泽;气不顺位,诸事不遂。

余生,愿你懂得管住脾气、修好德行、提升认知、控制欲望,过得如意顺遂。



上一篇:女魔头劳荣枝案二审网友态度反转!支持不判死刑,丑态可掬惹公愤
下一篇:为生二胎,戚薇宣布暂退娱乐圈:她的底气,都是李承铉给的?